专利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子母雙耳機結構及電子設備,其中子母雙耳機結構包括:母耳機總成,包括母耳機桿;子耳機總成,包括子耳機桿,該子耳機桿可與該母耳機桿卡接在一起。在本實施例中,該子母雙耳機結構中的子耳機桿可與母耳機桿卡接在一起,當需要使用時,拆卸分開子耳機桿和母耳機桿,即可同時使用母耳機聽筒和子耳機聽筒,以獲得雙聲道、身歷聲效果;當不需要使用時,通過卡扣結構將子耳機桿與母耳機桿卡接在一起,方便將子母雙耳機結構回收到耳機線收線裝置內。
公开号:TW201322779A
申请号:TW101143203
申请日:2012-11-20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da-qing Zheng
申请人:Xinjiang Tiandi Group;
IPC主号:H04R1-00
专利说明:
子母雙耳機結構及電子設備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耳機結構,尤其指一種子母雙耳機結構及具有該子母雙耳機結構的電子設備。
所有手機都配有一副耳機,因為外配耳機線纏繞打結,不方便攜帶和不方便使用,以致人們幾乎都棄之不予使用,僅此一項,全球每年都在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和廢棄耳機的環境污染,同時隨著人們對手機輻射危害的逐漸重視,手機外配有線耳機必將被手機內置有線耳機所取代,因為將有線耳機設置在手機內,可隨時隨地的方便使用耳機。
但在現有的已知技術中:如「內置伸縮耳機」、「耳機線收線裝置」的耳機線均為單耳機和單耳機線,無法解決單耳機線變為雙耳機的問題,降低用戶體驗效果。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子母雙耳機結構及電子設備,可有效提高使用者的體驗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子母雙耳機結構,包括:一母耳機總成,包括母耳機桿;一子耳機總成,包括子耳機桿,該子耳機桿可與該母耳機桿卡接在一起。
較佳方式,該子耳機桿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一卡扣,在該母耳機桿的外側壁上設置有第二卡扣,該母耳機桿上的該第二卡扣可與該子耳機桿上的該第一卡扣咬合,以將該子耳機桿固定在該母耳機桿上。
較佳方式,該母耳機桿上設置有送話器。
較佳方式,該母耳機桿上還設置有用於控制微型電機轉動的電源開關,該微型電機用於驅動卷線盤轉動,以回收該子母雙耳機結構。
較佳方式,該母耳機桿上還設置有用於與其他感應部件配合,以控制該微型電機停止轉動的感應磁鐵。
較佳方式,該母耳機總成還包括:母耳機線、母耳機前蓋,母耳機鋼網,母耳機後蓋和母耳機聽筒;該子耳機總成還包括:子耳機線、子耳機前蓋,子耳機鋼網,子耳機後蓋和子耳機聽筒。
較佳方式,該子耳機線直接進入到該子耳機後蓋打結後,直接與該子耳機聽筒連接;該母耳機線穿過該子耳機桿的內槽,進入到該母耳機桿內打結固定,並分出多組導電體分別與該送話器、該微型電機的電源開關和該母耳機聽筒連接。
較佳方式,該母耳機桿和該子耳機桿卡接在一起時,該母耳機總成和該子耳機總成分別朝向相反的方向。
較佳方式,該第一卡扣為凸起結構,該第二卡扣為凹槽結構。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如上所述的子母雙耳機結構。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的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實施例中,該子母雙耳機結構中的子耳機桿可與母耳機桿卡接在一起,當需要使用時,拆卸分開子耳機桿和母耳機桿,即可同時使用母耳機聽筒和子耳機聽筒,以獲得雙聲道、身歷聲效果;當不需要使用時,通過卡扣結構將子耳機桿與母耳機桿卡接在一起,方便將子母雙耳機結構回收到耳機線收線裝置內。
在本實施例中所使用的術語僅僅是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並不意在限定該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儘管術語第一、第二可以在此用來描述各種部件,但這些部件不應該受限於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這些部件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實施例的範圍的前提下,第一卡扣可以被稱為第二卡扣,第二卡扣可以被稱為第一卡扣。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為卡扣結構,但它們並非同一卡扣。
當然也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母耳機總成、子耳機總成也不應受限於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這些部件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實施例的範圍的前提下,母耳機總成可以被稱為子耳機總成,子耳機總成也可以被稱為母耳機總成。母耳機總成和子耳機總成均為耳機總成結構,但它們並非同一耳機總成。
為了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地說明。在此,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但並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如圖1~3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子母雙耳機結構的示意圖,該子母雙耳機結構包括:母耳機總成,包括母耳機桿24;子耳機總成,包括子耳機桿27,該子耳機桿24可與該母耳機桿27卡接在一起。
如圖1所示,母耳機總成包括:母耳機線101、母耳機前蓋11,母耳機鋼網12,母耳機後蓋25,母耳機桿24,同時還有按鍵13,送話器16;子耳機總成包括:子耳機線2、子耳機前蓋20,子耳機鋼網21,子耳機後蓋18,子耳機桿27。上述母耳機線101和子耳機線2分別與主耳機線1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母耳機線101、主耳機線1和子耳機線2中可均設置至少一根防彈絲,該防彈絲可用於避免耳機線纏繞打結。
在本實施例中,可將多根相同顏色的絕緣導電絲組合形成一組導電體,例如:主耳機線1一般為4~6組導電體,子耳機線2一般為2組導電體,不同組導電體可採用不同的顏色標識。
在本實施例中,主耳機線1中的4~6組導電體,每組導電體由2~8根相同顏色的絕緣導電絲組成,並全部均勻平行排列,共同纏繞在主耳機線1中的同一根防彈絲上;子耳機線2中的2組導電體,每組導電體由2~8根相同顏色的絕緣導電絲組成,並全部均勻平行排列,共同纏繞在子耳機線2中的同一根防彈絲上。
例如:母耳機線101包括4組導電體,其中2組導電體可用於傳輸音訊信號至聽筒、1組導電體可用於傳輸來自送話器的語音信號、1組導電體可用于向微型電機輸出控制信號。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在子耳機桿27內壁上的第一卡扣22,插入並咬合設置在母耳機桿24外側壁上的第二卡扣23,實現子耳機桿27與母耳機桿24的卡接固定或分離,通過將第一卡扣22設置在子耳機桿27的內壁上,將第二卡扣23設置在母耳機桿24的外側壁上,能夠有效減少子耳機桿24與該母耳機桿27卡接後,子母雙耳機結構所佔用的空間。
進一步,為了便於回收子母雙耳機結構,以及在卡接狀態下,能夠直接使用子母雙耳機結構中的子耳機聽筒或母耳機聽筒,在本實施例中,母耳機桿24可與子耳機桿27相向卡扣,母耳總成與子耳機總成分別朝向不同的方向(例如分別朝向相反的方向),如圖1所示。
通過上述卡扣結構,可實現子母雙耳機結構的外觀一體化,使得該子母雙耳機結構中的子耳機總成與母耳機總成可快速組裝在一起,也可快速拆卸分開。
在本實施例中,在子耳機桿27的內壁上設置有凸起結構(第一卡扣22),在母耳機桿24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凹槽結構(第二卡扣23),該母耳機桿24上的凹槽結構可與子耳機桿27上的凸起結構咬合,從而將子耳機桿27固定在母耳機桿24上,形成子母雙耳機結構,如圖2所示。
當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實施例中並不限定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3的具體結構。
在具體應用時,當只需要使用單耳機時,可將子母雙耳機結構作為一個整體使用,例如將子耳機聽筒插入到耳朵裡,或者將母耳機聽筒插入到耳朵裡,此時無需將母耳機總成與子耳機總成拆卸分開;如需要使用雙耳機時,可將子耳機總成與母耳機總成拆卸分開,例如將子耳機桿27從母耳機桿24上拆卸分離,形成兩個可同時使用的耳機,如圖2所示。
參見圖3,為本實施例中的子母雙耳機結構的分解示意圖,其中母耳機總成包括:母耳機後蓋9,母耳機聽筒10,母耳機前蓋11,母耳機鋼網12,以及母耳機桿24,同時母耳機總成還包括:按鍵13,微型電機的電源開關14,感應磁鐵15,送話器16,母耳機後封蓋17和第二卡扣23。
在本實施例中,將送話器16設置在母耳機桿24上,使得用戶在使用該子母雙耳機結構時,可實現接聽電話的功能。由於該送話器16設置在母耳機桿24上,可進一步使得收線裝置在回收主耳機線1、母耳機線101和子耳機線2時不會遇到障礙。
在本實施例中,可通過按壓按鍵13,從而觸發微型電機的電源開關14處於閉合狀態,從而控制微型電機轉動,微型電機可驅動卷線盤回收子母雙耳機結構。當釋放按鍵13時,觸發微型電機的電源開關14處於開啟狀態,控制微型電機停止轉動。進一步,通過將電源開關14設置在母耳機桿24上,使得用戶能夠方便操作。
在本實施例中,感應磁鐵15可用於感應控制耳機線收線裝置中的微型電機,感應磁鐵15可與其他感應部件配合,以控制微型電機停止轉動,從而避免在子母雙耳機結構回收完成後,微型電機繼續轉動。例如:當設置有該感應磁鐵15的母耳機桿24,回收到電子設備的殼體內時,該感應磁鐵15可與其他感應部件配合,以控制微型電機停止轉動。
該子耳機總成包括:子耳機後蓋18,子耳機聽筒19,子耳機前蓋20,子耳機鋼網21,以及子耳機桿27組成,同時在子耳機桿27上還設置有第一卡扣22。
在本實施例中,子耳機線2可以是兩組導電體,分別接子耳機聽筒19的正負極;母耳機線101一般為3組、4組或5組導電體,分別接通母耳機聽筒10的正負極和送話器16的正負極以及微型電機的電源開關14連接;如圖3所示,母子雙耳機線從子耳機線的後蓋線槽中穿過,其中子耳機線2直接進入子耳機後蓋18打結後,直接與子耳機聽筒19連接;母耳機線101則穿過子耳機桿內槽,進入到母耳機桿內打結固定,並分出多組導電體分別與送話器16、微型電機的電源開關14和母耳機聽筒10連接。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的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實施例中,該子母雙耳機結構中的子耳機桿可與母耳機桿卡接在一起,當需要使用時,拆卸分開子耳機桿和母耳機桿,即可同時使用母耳機聽筒和子耳機聽筒,獲得雙聲道、身歷聲效果,當不需要使用時,通過卡扣結構將子耳機桿與母耳機桿卡接在一起,方便將子母雙耳機結構回收到耳機線收線裝置內。
在本實施例中還提供一種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具有如上介紹的子母雙耳機結構。
當然可以理解的是,該電子設備可以是行動電話、平板電腦、移動電腦、或導航儀等。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1‧‧‧主耳機線
10‧‧‧母耳機聽筒
101‧‧‧母耳機線
11‧‧‧母耳機前蓋
12‧‧‧母耳機鋼網
13‧‧‧按鍵
14‧‧‧電源開關
15‧‧‧感應磁鐵
16‧‧‧送話器
17‧‧‧母耳機後封蓋
18‧‧‧子耳機後蓋
19‧‧‧子耳機聽筒
2‧‧‧子耳機線
20‧‧‧子耳機前蓋
21‧‧‧子耳機鋼網
22‧‧‧卡扣
23‧‧‧第二卡扣
24‧‧‧母耳機桿
25‧‧‧母耳機後蓋
27‧‧‧子耳機桿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子母雙耳機結構中子耳機桿和母耳機桿卡接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子母雙耳機結構中子耳機桿和母耳機桿拆卸的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子母雙耳機結構的組裝分解示意圖。
1‧‧‧主耳機線
101‧‧‧母耳機線
11‧‧‧母耳機前蓋
12‧‧‧母耳機鋼網
13‧‧‧按鍵
16‧‧‧送話器
18‧‧‧子耳機後蓋
2‧‧‧子耳機線
20‧‧‧子耳機前蓋
21‧‧‧子耳機鋼網
24‧‧‧母耳機桿
25‧‧‧母耳機後蓋
27‧‧‧子耳機桿
权利要求:
Claims (10)
[1] 一種子母雙耳機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母耳機總成,包括母耳機桿;一子耳機總成,包括子耳機桿,該子耳機桿可與該母耳機桿卡接在一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子母雙耳機結構,其中,該子耳機桿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一卡扣,在該母耳機桿的外側壁上設置有第二卡扣,該母耳機桿上的該第二卡扣可與該子耳機桿上的該第一卡扣咬合,以將該子耳機桿固定在該母耳機桿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子母雙耳機結構,其中,該母耳機桿上設置有送話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子母雙耳機結構,其中,該母耳機桿上還設置有用於控制微型電機轉動的電源開關,該微型電機用於驅動卷線盤轉動,以回收該子母雙耳機結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子母雙耳機結構,其中,該母耳機桿上還設置有用於與其他感應部件配合,以控制該微型電機停止轉動的感應磁鐵。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子母雙耳機結構,其中,該母耳機總成還包括:母耳機線、母耳機前蓋,母耳機鋼網,母耳機後蓋和母耳機聽筒;該子耳機總成還包括:子耳機線、子耳機前蓋,子耳機鋼網,子耳機後蓋和子耳機聽筒。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子母雙耳機結構,其中,該子耳機線直接進入到該子耳機後蓋打結後,直接與該子耳機聽筒連接;該母耳機線穿過該子耳機桿的內槽,進入到該母耳機桿內打結固定,並分出多組導電體分別與該送話器、該微型電機的電源開關和該母耳機聽筒連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子母雙耳機結構,其中,該母耳機桿和該子耳機桿卡接在一起時,該母耳機總成和該子耳機總成分別朝向相反的方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子母雙耳機結構,其中,該第一卡扣為凸起結構,該第二卡扣為凹槽結構。
[10] 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子母雙耳機結構。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40907B|2016-07-01|Double headphon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KR101303274B1|2013-09-03|내장형 신축 이어폰 구조 및 단말 설비
CN203813934U|2014-09-03|母子双耳机结构、耳机线收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068546U|2011-12-07|内置伸缩耳机的终端设备
CN210137428U|2020-03-10|一种可切换使用类型的便携式耳机
CN204350249U|2015-05-20|一种具有蓝牙、录像、录音、闪存功能的智能耳机
CN105025406B|2018-11-27|母子双耳机结构、耳机线收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334846U|2012-07-11|子母双耳机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1499284U|2010-06-02|颈挂式三合一耳机改进结构
CN204350258U|2015-05-20|并排双耳机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5610886U|2016-09-28|一种可收纳线的扩展式耳机
US20170318145A1|2017-11-02|Wireles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s
JP6199283B2|2017-09-20|伸縮可能イヤホン内蔵の端末機器
WO2016054972A1|2016-04-14|带收纳环的耳机
CN203632843U|2014-06-04|一种胸前吊坠式外置扬声器蓝牙耳机
CN209218347U|2019-08-06|一种脖挂式可拆分耳机
CN210247018U|2020-04-03|一种方便调节的蓝牙耳机吊坠
CN212177474U|2020-12-18|一款可免提通话的挂脖风扇
CN206640759U|2017-11-14|一种耳塞内置的颈挂式蓝牙耳机
CN205987260U|2017-02-22|一种多功能蓝牙耳机
JP2007202093A|2007-08-09|スカイプ用リール式イヤホン
WO2012059002A1|2012-05-10|麦克风耳机组
TW201524178A|2015-06-16|內置伸縮耳機的終端設備
CN204652625U|2015-09-16|一种双耳式带拍照功能的蓝牙耳机
CN102821568A|2012-12-12|内置伸缩耳机的终端设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EP2595411A1|2013-05-22|
US20130129137A1|2013-05-23|
CN103124384B|2016-02-17|
TWI540907B|2016-07-01|
US8913774B2|2014-12-16|
EP2595411B1|2015-04-08|
CN103124384A|2013-05-29|
KR101426157B1|2014-08-01|
KR20130056194A|2013-05-29|
ES2539371T3|2015-06-30|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JPH0733508Y2|1984-10-31|1995-07-31|ソニー株式会社|イヤホン|
US7072476B2|1997-02-18|2006-07-04|Matech, Inc.|Audio headset|
KR200175159Y1|1999-08-18|2000-03-15|에스케이텔레텍주식회사|이어폰 마이크 부착장치|
US6374126B1|1999-11-10|2002-04-16|Ericsson Inc.|Hands-free headset with stowable stereo earpiece|
AUPR811101A0|2001-10-05|2001-10-25|Talmor, Eyal Mr|Retractable cable assemblies and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30169896A1|2002-03-05|2003-09-11|Kirk Karl Dallas|Ear clip speakers that interlock and enable cord spooling|
TW547882U|2002-12-13|2003-08-11|Chang-Ning Hung|Earphone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receiving the earphone wire|
US7436974B2|2004-07-06|2008-10-14|Patrick Sean Harper|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headphone transducers|
KR100655682B1|2005-05-16|2006-12-08|김영창|이어폰전선 자동감개|
KR200421821Y1|2006-04-19|2006-07-18|이성대|휴대가 용이한 이어폰 결합체|
US7995783B2|2006-10-31|2011-08-09|Microsoft Corporation|Personal speakers with connection source and target|
CN101203054A|2006-12-14|2008-06-18|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具连接线体的扬声器元件|
KR100827079B1|2007-01-03|2008-05-02|삼성전자주식회사|휴대용 단말기의 이어폰 장치|
JP2010516122A|2007-01-05|2010-05-13|エスワイエヌシー1リミテッドライアビリティーカンパニー|自己内臓式デュアルイヤバッドまたはイヤホン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用途|
KR100800103B1|2007-02-01|2008-01-31|디지아나 주식회사|헤드셋|
CN101785326A|2007-03-27|2010-07-21|未来声能学公司|用于耳机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SG153697A1|2007-12-26|2009-07-29|Creative Tech Ltd|An assembly for a sou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included with a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using the assembly|
CN101237713A|2008-03-10|2008-08-06|新疆天地集团有限公司|一种耳机线收线装置、一种耳机总成和一种移动终端|
US8249286B2|2009-08-24|2012-08-21|Koss Corporation|Interconnecting earphones|
JP5595877B2|2009-11-23|2014-09-24|シンジャン・ティアンディ・グループ|イヤホン線|
US8275166B2|2010-03-05|2012-09-25|Multi-Direction Co., Ltd.|Headphone of convenient assembly and package|
KR101303274B1|2010-11-04|2013-09-03|신지앙 티안디 그룹|내장형 신축 이어폰 구조 및 단말 설비|
CN202334846U|2011-11-21|2012-07-11|新疆天地集团有限公司|子母双耳机结构及电子设备|KR101393844B1|2013-05-25|2014-05-12|서동식|이어폰|
CN105025406B|2014-04-30|2018-11-27|新疆天地集团有限公司|母子双耳机结构、耳机线收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992081A|2015-01-30|2016-10-05|新疆天地集团有限公司|并排双耳机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4811844A|2015-03-23|2015-07-29|鲁辰超|一种分享式耳塞|
CN106162400A|2015-04-16|2016-11-23|新疆天地集团有限公司|母子双耳机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5407418A|2015-12-14|2016-03-16|成都迅德科技有限公司|多媒体耳麦结构|
CN111132116A|2019-12-31|2020-05-08|联想有限公司|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1110373293.4A|CN103124384B|2011-11-21|2011-11-21|子母双耳机结构及电子设备|
[返回顶部]